科技创新,是一个国家挺进新时代的通行证,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资料图】
改革关乎国运,创新决胜未来。
地质调查事业的发展,本身就是科技创新的过程。
转隶以来,作为中国地质调查事业“中央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指挥中心已然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实施地质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重大科技项目申报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科普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出成果。
海洋地质十七号船下水
科创平台稳步运行
科技创新与平台建设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缺一不可。
转隶以来,指挥中心克服人员、制度尚未落地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困难,努力推进科技工作稳步开展。他们大胆改革,锐意创新,激活科技工作的氛围,在激发创新活力、搭建创新平台、申报重大项目等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效。
2022年6月28日,指挥中心在改革发展征程上又迎来了一件大事喜事,自然资源要素耦合过程与效应重点实验室在指挥中心揭牌成立。据悉,这是指挥中心首个部重点实验室,它的成立标志着指挥中心科技创新事业迈上一个新台阶,大大增强了指挥中心在自然资源领域学术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实力,有力推动指挥中心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观测-模拟一体化业务向更高层次迈进,更有效促进指挥中心支撑自然资源“两统一”管理、推动自然资源领域理论创新的能力提升。
捷报频传。同年8月29日,中国地质调查局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地球数据中心、标准研究中心、安全监管中心4个业务中心在指挥中心揭牌成立。其中,标准研究中心、地球数据中心是支撑地质工作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对提升指挥中心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有助于聚焦自然资源、信息技术、应用地质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平台,走向解决资源环境问题和地球系统科学问题的主战场。
转制改革以来,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及机关有关业务部门、兄弟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指挥中心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得到快速发展。昆明中心牵头建设的自然资源部自然生态系统碳汇工程技术创新中心也已获批建设,乌鲁木齐中心中亚造山带成矿预测与找矿示范创新基地和昆明中心西南山地生态地质演化与保护修复创新基地获评地质学会创新基地。当前,部分单位正积极推进野外观测站建设工作,军民融合中心建设的雅鲁藏布江中游自然资源野外科学观测站成功获批为首批西藏自治区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昆明中心建设的云南永仁干热河谷自然资源要素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成功揭牌,军民融合中心、烟台中心和西宁中心共计4个野外观测研究站被列入自然资源部国家级野外科学观测培育站。
监测站建设
重大科技项目提质增量
重大项目是促进地质调查事业获得更多资金来源、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渠道,也是引导地质调查工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提升整体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助推力量。
转制改革以来,烟台中心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点专项“中东部地区金和铜矿床三维探测技术与增储示范”项目,其承担的“脉状金系统的综合找矿技术与增储示范”课题通过三维大功率激电、广域电磁和蚀变矿物调查等手段,构建研究区金矿化蚀变分带模型,初步圈定胶东滕家矿区成矿有利区,有效指导金矿勘探工作顺利开展。乌鲁木齐中心联合西安地调中心,获批2022年第三次新疆科考“塔里木河流域关键区生态适宜性调查”项目,目前已顺利开展塔里木盆地年度极端洪水成因及其对地下水资源影响的相关研究。昆明中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亚热带红土铁碳耦合过程对极端气候的响应机理”,已明确防止土壤氧化铁氧化还原和防止土壤有机碳分解的方法,通过分析历史气候差异,确定模拟极端气候的指标。
2023年,指挥中心本级及各专业中心完成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集中申请累计81项,地质联合基金项目申报数量比去年提高2倍。此外,廊坊中心牵头申报“海洋环境安全保障与岛礁可持续发展”专项中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关键技术研发项目(青年科学家项目)。长沙中心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合作,瞄准发展中国家留学生开展生态修复技术培训,牵头申报“2023年度发展中国家技术培训班项目”。军民融合中心围绕“湄公河流域泰国段历史遗留废弃矿山调查及生态修复建议”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地质灾害防灾减灾技术培训”两个主题申报“2024年亚洲合作资金项目”。
与此同时,他们积极布局省(部)级科技项目。例如,乌鲁木齐中心联合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地质勘查测绘中心,参与申报的兵团2022年度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专项“兵团西南天山铜等战略性矿产层控成矿机制与预测研究示范”项目;海口中心牵头申报海南省2022年度重点研发专项项目“基于海洋钻探的井下式多功能取样测试系统研发与应用”已获批;呼和浩特中心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联合申请的内蒙古自治区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融合无人机技术的草甸草原生态修复区健康定量评价及功能评估技术研发与应用”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厅批准。
科普宣传
科技成果乘势增长
加强地质科技创新精准支撑国家重大需求的力度,就要以科技成果的质与量来衡量、比较和提升,来强化引领地质调查、支撑地质调查和提升地质调查质量的意识。2023年,指挥中心充分吸收选调人员和引进人才的基础研究成果,主动融入所在省、市级科技创新体系,建实建强现有科技创新平台。通过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指挥中心本级和13个专业中心2023年上半年科技成果梳理结果显示,至2023年6月30日,指挥中心第一作者或第一通讯单位共发表论文190篇(含已录用和网络首发),中文核心及以上论文107篇(去年同期为73篇),SCI30篇(去年同期为10篇), EI8篇(去年同期为5篇);共获批专利85项,其中包括4项发明专利和1项外观专利,80项实用新型专利(去年同期共获批17项实用新型专利);获批18项软件著作权(去年同期为4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综合来看,各专业中心科技成果产出能力显著增强,科技成果数量和质量均稳步提升。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共签订63项横向项目合同,合同总金额为8264.40万元,其中包括技术服务类项目50项,合同总金额8025.58万元。横向项目合同数和经费总额均创新高。
同时,科技创新诸多成果及个人也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西安矿产中心华伶俐被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大国工匠”称号(能源化学地质方向);廊坊中心地表基质调查团队被中华全国总工会评为2023年全国“工人先锋号”,是指挥中心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哈尔滨中心新增2名黑龙江省高层次人才,西安矿产中心1人获评第十四届陕西青年科学家;军民融合中心参与项目“青藏高原油气勘探理论技术与油砂油页岩重大发现”获评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奖;5名科技人员获评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地质贡献奖金罗盘奖,2名科技人员被评为“2022年四川省地质灾害防治先进个人”。
最新科技成果介绍
科学普及工作成果丰硕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这种以知识形态存在的潜在的生产力,必须通过科学普及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科技创新生产出新知识新思想,科学普及则将新知识新思想变成公众所能理解并接受的大众知识和大众文化,并不断促进社会对科学知识的继承、积累和交流。
正是基于对科学普及重要性的深刻认识,近年来,指挥中心在科学普及方面狠下功夫,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围绕“地球日”“全国土地日”“世界海洋日”等主题,通过“科普进校园”活动、科普视频、科普展览、科普宣传手册、科普展板等方式,开展科普宣传活动51场,受众达5800余人次。其中,许多科普成果也取得了一系列科普比赛奖项。在自然资源部举办的“2023年自然资源优秀科普微视频大赛”中,西安矿产中心、西宁中心和昆明中心选送的作品各有1部作品获得优秀奖。在中国地质博物馆举办的第54个世界地球日征集活动中,西安矿产中心选送作品分别获讲解作品组二等奖和文字作品组三等奖。在陕西省自然资源厅举办的“2023年度陕西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中,西安矿产中心选送作品分别获三等奖和优秀奖。在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举办的“青海省科普讲解大赛”中,西宁中心荣获优秀组织奖,选送作品有2部获优秀奖;在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举办的2023年青海省青少年“科普万里行”研学实践活动中,西宁中心选送作品获青海省科普微视频二等奖。在中国地质调查局科普讲解大赛中,廊坊中心、西安矿产中心和西宁中心获优秀组织奖;哈尔滨中心选送作品获优秀奖,廊坊中心选送作品分别获二等奖和优秀奖,西安矿产中心选送作品获优秀奖,西宁中心选送作品有2部获三等奖,烟台中心选送作品获三等奖,地球物理中心选送作品获优秀奖。廊坊中心作品被推荐参加自然资源部举办的2023年自然资源科普讲解大赛并获优秀奖。
湖泊调查
科技创新制度建设逐步深化
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需要破除一切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近两年,指挥中心围绕助力科技创新进行制度完善。编制印发《指挥中心(本级)科研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指挥中心(本级)科研诚信管理办法试行》《指挥中心(本级)科技创新奖励办法(试行)》《指挥中心(本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细则(试行)》《指挥中心科技创新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试行)》等五项制度,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制度体系,保障科技工作顺利发展、创新红利落实落地。积极围绕科技创新政策解读和科技成果转化实践细则,举办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培训班,提高各单位对科技创新制度细节的把握能力,加速科技创新工作有序发展。
下一步,指挥中心还将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优化现有科技创新平台结构布局,破解科技创新瓶颈,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努力创造具有“科学家精神”的人文环境,为建设地质科技强国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