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别林斯基说过,爱是鉴别教育的尺度。“靖江工匠”、江苏省泰州靖江中等专业学校高级讲师王芳就是这样,以“爱”为尺,以“匠心”育人。在她的职业生涯中,真正做到了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实现教与学的双向认同。她“一切围着学生转”,挑起了文化教育和职业培训的双重担,力求让他们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开辟一番新天地。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技高业精,成就“双师”人生
在学生眼里,王芳既是个传道受业解惑的老师,也是个传授职业技能的师傅。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同样,要使学生学到高技能,教师自身必须具备更高的技能。成为教学质量佳、实践技能强、职业道德优的“双师型”教师,一直是王芳的追求。20多年来,她一直以这样的标准要求自己,在课余时间、节假日,实习工场经常出现她苦练基本功的身影。她一直坚信,榜样是最好的力量,老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所以在鼓励学生训练、参赛、夺奖的同时,她也和学生一起参加训练和比赛。哪里有新设备、新技术,哪里就有她,手上磨出了水泡,水泡变成了老蚕,经过艰苦的训练,她带领学生们多次共同走上了“领奖台”。坚持不懈终至百炼成钢,王芳先后取得数控车技师、加工中心高级技师,UGSOLIDWORKS高级证书、数控维修电工、工业机器人等职业资格证书,成为名副其实的“双师型”教师。
从教28年,王芳不断充实自己,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诠释了一名职业教育教师职责。她曾赴德国柏林应用科技大学深造,精通三维数字设计CAD/CAE/CAM、数控宏程序、模具设计制造、产品工艺及工装夹具设计、Ansys强度和应力分析、三轴四轴五轴加工中心编程操作、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得到同行的普遍认可。
不满足于这些“分内事”,王芳还主持参与6个国家级和省级课题,参与编写了3部专业书籍,在国家和省级专业杂志上发表18篇专业论文,拥有3项技术专利。曾被多家公司聘为技术顾问,屡获企业技术创新奖,市科学技术一等奖等荣誉。
傅立德义,持“匠心”育人
王芳有她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她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自己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根本任务。教书在课堂,育人也同样在课堂。她将思政教育巧妙融入专业教学当中,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学生小陈和姥姥一起生活,考入职校后自暴自弃,行为散漫,经常搞恶作剧。得知小陈总是爱鼓捣东西,是同学口中的“破坏大王”,王芳耐心地教导他,一有时间就陪小陈一起学习、谈心。爱捣鼓东西,这不就是喜欢动手吗?王芳心想。她因势利导,经常带着他到车间学习用各种机加工设备,加工各种零件。有时候乏味难理解的理论知识,通过实际零件的组装和动作演示,小陈就很快理解透了。小陈从动手中重拾了兴趣爱好,重树了学习目标。在他颓废、迷茫的阶段,王芳还时常给他讲大国工匠、靖江工匠的励志故事,以身边人的故事教育他,激励他锚定目标,脚踏实地钻研技能。“熟练掌握一门技能也同样可以成就精彩人生”,王芳的话给小陈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
在王芳的教育指导下,小陈勤奋学习、刻苦训练,积极参加技能比武,还获得了不少奖项。一年多下来,捣蛋鬼小陈摇身一变成了“技能达人”,成为同学们争相学习的榜样。
和小陈一样,在王芳循循善诱、孜孜不倦引导下成长起来的孩子还有不少。作为职业教育战线上的教师,王芳用无私的甘霖浇灌着干涸的苗圃,让他们感受师爱,恢复自信,重塑自我。孔子说,有教无类。在王芳眼里,“人人都是可造的,人人都是能够成才的。”
勇挑重担,服务产教融合
职业技术教育归根到底就是推进产教融合。省靖中专校将职业教育与行业升级、产业转型、区域发展深度融合,以共建“校中厂”“厂中校”的方式,解决了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匹配度不高的问题。王芳积极投身产教融合大流,和产学研团队深入企业,了解企业转型升级的痛点和难点。在这其中,王芳承接了校企合作项目36个,主要负责关键技术研究和新产品研制,其中还有多个国家重大专项课题,许多项目获得省里和国家级表彰和认可,有些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为解决技术难题,她经常与员工一起在车间奋战到深夜。当员工不明白原理时,她就利用休息时间给他们讲解,理论、实操“两手抓”的同时,还积极开拓他们的思路,引导他们提升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在她的帮助下,许多员工成为企业岗位的技术能手和管理者,有些还获得国家级、省级的技术能手称号。王芳的这些徒弟“出师”后,在服务好企业技术改造、技术升级的同时,还继续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在岗位上传承技能、培育新人,在业内名声斐然、各自精彩。
20多年来,王芳以满腔的热忱、坚定的信念、扎实的专业知识,坚守在职业教育第一线,甘为人梯,奖掖后学,当好了“铺路石”和领路人,在职业教育这块沃土上辛勤耕耘着,为振兴职业教育默默奉献着。
(江苏工人报 张伟 季卫海)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