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喜欢亲昵山水是很多诗人的天然本性,苏辙也不例外。况且,山河需要诗人的吟咏而赋予可以流传后世的文化意蕴,诗人也需要从广袤的山川中洗涤心灵。在这方面,苏辙虽然没有其兄苏轼那般对山水的情感浓烈且外露,实际上也十分热爱游山玩水。他曾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写道:“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在这次前往齐州之前,苏辙此前也曾经过饱览祖国河山的长途旅行。
寻访南山、泰山任职齐州是苏辙第一次来到山东。初到齐州时,经过曾巩治理的齐州清平社会的局面又遭到了破坏,再加上大旱,强盗又起,灾民遍地,苏辙到任时面临着繁重的政务。经过一年左右的治理,齐州社会秩序趋于稳定,百姓生活逐渐安宁,苏辙身上文人特有的喜欢亲昵自然、流连山水的本性逐渐显露出来,公务之余,他开始遍游齐州及其周边的风景名胜。熙宁八年(1075年)春夏之交,苏辙南下游览泰山。他从齐州城往南走,经过南部山区,顺路探访了四禅寺、灵岩寺,然后来到泰山脚下。这一次出行苏辙作“游泰山四首”,分别是《初入南山》《四禅寺》《灵岩寺》《岳下》。
今天的济南南部山区风光齐州的南山是泰山北麓,位于城区的西南位置,这里草木丛生,鸟鸣山涧,山峰苍翠,云卷云舒。这应该是苏辙来齐州任职以来第一次出城,他在诗中记录了这次出行的缘由以及齐州南山的清新风光。自我来济南,经年未尝出。不知西城外,有路通石壁。初行涧谷浅,渐远峰峦积。翠屏互舒卷,耕耨随欹侧。云木散山阿,逆旅时百室。兹人谓川路,此意属行客。久游自多念,忽误向所历。嘉陵万壑底,栈道百回屈。崖巘递峥嵘,征夫时出没。行李虽云艰,幽邃亦已剧。坐缘斗升米,被此尘土厄。何年道褒斜,长啸理轻策。——《初入南山》在南山,苏辙先是顺路前往了四禅寺。深山古寺,幽静深邃。苏辙作《四禅寺》一诗,记录了这次访问四禅寺的经历。“居僧麋鹿人,对客但羞涩。”寺中,一名拘谨的老僧给他讲了当年义净法师西域取经,“归来亲手译”的故事,并给苏辙指示了高僧坐化的旧迹。义净,俗名张文明,唐太宗贞观九年出生于齐州山茌县(今济南长清东部)一个官宦之家。七岁皈依佛门,在齐州西南四十里的土窟寺出家,拜高僧为师,打下了坚实的佛学基础。隋唐时期该寺庙名为土窟寺,后改名为四禅寺。在四禅寺听老僧讲了一段义净往事之后,苏辙继续前行来到灵岩寺,作《灵岩寺》一诗。寺周群山环抱,深奥幽邃,明代学者王世贞有“灵岩是泰山背最幽绝处,游泰山而不灵岩,不成游也”之说。风尘仆仆的诗人一进灵岩寺,就感受到古寺气氛清新深幽,置身其中给人一种洗刷身心、超拔尘虑之感。当时寺中有僧人三百,安然在此修行。青山何重重,行尽土囊底。岩高日气薄,秀色如新洗。入门尘虑息,盥漱得清泚。高堂见真人,不觉首自稽。祖师古禅伯,荆棘昔亲启。人迹尚萧条,豺狼夜相抵。白鹤导清泉,甘芳胜醇醴。声鸣青龙口,光照白石陛。尚可满畦塍,岂惟濯蔬米。居僧三百人,饮食安四体。一念但清凉,四方尽兄弟。何言庇华屋,食苦当如荠。——《灵岩寺》据《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卷三九《灵岩寺诗刻》,此诗后有自跋云:“辙昔在济南,以事至太山下,过灵岩寺为此诗,寺僧不知也。其后见转运使中山鲜于公于南都,公尝作此诗,并使辙书旧篇以付寺僧。元丰二年正月五日题。”也就是说,初作此诗时,寺内僧人并不知。元丰二年(1079年),苏辙受转运使鲜于侁之嘱亲书此诗并作跋语,鲜于氏将其刻石,但不久便佚失。靖康初年,灵岩寺住持妙空禅师偶得苏书墨迹,又摹石重立。石迹阅历千年,至今犹存。沿途一路走一路赏景,苏辙终于来到了泰山脚下,他写了一首长诗《岳下》记录登泰山的感受和泰山游人如织的喧嚣场景。春深草木长,山暖冰雪溃。中巷无居人,南亩释耕耒。车徒八方至,尘坌百里内。牛马汗淋漓,绮纨声綷縩。喧阗六师合,汹涌众流汇。无复问谁何,但自舍耽爱。龙鸾画车服,贝玉饰冠佩。骅骝蹴腾骞,幡旆飞晻暧。——《岳下》节选这是一个宋人争相朝拜泰山的盛况。草木葳蕤,春色渐深的日子,人们坐着车从四面八方来到泰山脚下,泰山周边热闹异常。因为人们急着赶路,牛、马大汗淋漓,人挨人,人挤人,彼此之间衣服摩擦都发出了声音。善男信女们争相把自己心爱的东西施舍于佛寺,各自祈祷着心中的愿望。各种华丽的车马和华服玉佩,在这里无不所见,可谓一派太平繁盛的北宋社会风貌。对于青年杜甫吟咏过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五岳之首的泰山,苏辙当然是抱着登顶的心态而来。“雍容太平业,磊落丰碑在。往事半蓬莱,遗氓但悲慨。回瞻最高峰,远谢徂徕对。欲将有限力,一放目所迨。”《岳下》的诗歌写到这里,诗人大概是攀爬到了中天门一带,观赏了历史上太平盛世所竖立的众多碑刻,浏览了上面所记载的古人的功绩和往事,唏嘘不已。他回首遥望那最高的日观峰,和遥远的徂徕山遥遥相对,心中想竭尽有限精力,游遍逞目所及的宏大景观。不过,诗人是有心无力。苏辙并未登顶泰山,后来只在山下逗留了三天,自己也为未能登顶而深感惋惜。苏辙自认为自己的脚力和筋骨大不如前,攀爬不上南天门。诗人只知道天地宽广,却忘了人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老去。苏轼听闻苏辙前往泰山但是并未登顶的消息也觉得遗憾:“恨君不上东封顶,夜看金轮出九幽。”(《和子由四首·韩太祝送游太山》)其实,苏轼也未登顶过泰山。龙洞祈雨苏辙初到齐州之时,正逢大旱,苏辙作为辅助知州治理地方的官员,来到龙洞祈雨。龙洞在齐州城东南三十里,相传大禹治水时曾经攀登过这座山,又名禹登山,这里悬崖陡峭,风景秀丽。龙洞风景区有龙洞、佛峪、马蹄峪等数个区域,其中又以龙洞和佛峪最为著名。源远流长的佛教文化和雄奇峻秀的自然景观吸引着许多游人纷至沓来,或是踏青赏春,或是寻访古迹,或是求雨祈福,是齐州城外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
今天的龙洞风光在宋朝时,龙洞是著名的祈雨圣地,据说有求必应。眼看齐州大旱,粮食无法播种,老百姓面临着饥馑和瘟疫,苏辙希望祈求上天降雨以宽解官吏和老百姓的忧患。这次祈雨,苏辙作《齐州祈雨雪祷龙洞文》:惟神出入造化,呼召风云,播撒甘泽,膏润下土。今兹历时不雨,麦不得种,饥馑既至,疫疠将起,守土之吏,知任其忧,而不知所为。神能仁爱斯民,又能作为雨雪,以生育万物,是以敢告。苟克有应,嘉雪时降,以宽吏民之忧,敢不有以报也?尚飨!不过这次龙洞求雨似乎并没有有求必应,后来他又去了百里之外的泰山祈雨。几年之后的元丰元年(1078年)十一月和次年二月,后来继任的齐州知州韩铎两次祈雨、祈雪均实现所求,韩铎上书:“欲乞朝廷以此名山神物所宅,每当久旱,屡有灵感,特加旌显,赐以封爵。”于是元丰二年(1079年)七月,龙洞龙神获封“顺应侯”。元符三年(1100年),齐州又逢大旱,知州何维百术用尽仍不见云雨,最后只好亲自来到龙洞求雨,结果“旋日而应”。为此他命人立碑,并刻上敕封顺应侯的制书,这便是至今保存在龙洞寺(又名寿圣院)旧址上的“敕封顺应侯牒碑”。可见在苏辙的时代,龙洞是人们心目中带有神圣色彩的一处祈雨之地。造访药山齐州是有着深厚历史文化的地方,苏辙想必也听闻了不少关于齐州文化的历史典故或民间传说,兴之所起也进行过寻访。比如苏辙探访齐州西北的药山。药山北依黄河,南与北马鞍山相对,是齐烟九点中面积最大的一座山。传说药山上有一种奇特的矿石叫做阳起石,战国名医扁鹊在药山采药时曾得遇这一奇石。宋之前的医书中也有对阳起石的记载,晋陶弘景《名医别录》载:“阳起石,……生齐山山谷及琅邪,或云山、阳起山。”《宋史·地理志》记载,由于矿脉甚微,开采较难,自宋代起阳起石还被列入贡品。
今天的药山最让苏辙充满兴趣的,是传说中阳起石能使山不着雪的特性。北宋药学著作《本草图经》中记载,药山山气暖煦,即便大雪天山中也没有积雪,主要原因就是山中有性温的阳起石。于是隆冬降雪时节,苏辙与友人相约来到药山,探寻究竟山上有没有积雪,作诗《次韵范郎中仰之咏雪》:仓廪未应空,长天霰雪濛。琼瑶布地净,组练出师雄。云阔诸峰遍,花繁百草同。农谣麦垄外,客兴酒杯中。聚散占风力,消融验药功。远游聊自喜,三见岁时丰。果然,雪花落到山上之后不久就纷纷散落,山不存雪,“消融验药功”,这句诗说明,苏辙以为药山上不存雪是阳起石的效力。苏辙这场探访心情颇佳,雪中攀登了药山,查看田垄,并且连续三年是丰收之年,让他这个远离家乡的掌书记心中也甚为欣喜。只是,苏辙的认知是错误的,药山上的阳起石数量非常少,并且没有这么神奇的效力,因为药山是嶙峋料峭的怪石组成,千奇百怪的形状故而无法着雪,并不是阳起石的功效。不过这场探访至少说明,苏辙对丰富而深厚的齐州地理文化充满浓厚的兴趣。山水之所以盛名,不只在于美景,更在于文化。苏辙的吟咏给齐州山水赋予了一层文化意蕴,而诗歌中也可以看出他对这方山水的热情,以至于清初诗坛盟主王士禛读了诗作之后,叹赏道:“(苏辙)其于吾州亦不薄矣。”
记者:徐敏 编辑:任晓斐 校对:李莉 摄影:王锋,王章华,刘玉乐
关键词:
质检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