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幸运,可以一直守着初心,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挑战自己、不断改变。”年近六旬,对舞者乔杨来说,却是一次重新出发。作为中国第一批现代舞者,她见证着中国现代舞30余年的发展与变化。
6月30日至7月2日,《乔杨55》将亮相上海国际舞蹈中心实验剧场,借由舞者个人的记忆延伸,思考亚洲舞蹈的发展变迁。这部作品由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制作,记录了一段弥足珍贵的舞蹈生涯与历练;这也是乔杨的首支独舞作品,被评价为“一个人的历史勾勒出一段现代舞舞蹈史”。
“看完她的舞,心里溢满感动,不想说话,只想护住那感动,像小时候拢着手护着萤火虫。”编舞家林怀民如此评价。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倾情抒写现代舞“芳华”
乔杨12岁习舞,此后便和舞蹈结下不解之缘。她每天早上6点起床,第一件事就是练功,40多年来风雨不断。她以惊人的舞蹈生命力,展现不同阶段的意义与让人惊艳的舞蹈魅力。时间,是不停行进的长路,而乔杨在这条路上缓慢而有力地踏定每一步。
从陕西宝鸡一路走上国际舞台,乔杨走过了跨地域、跨时间、跨文化的艺术历程。她自言不算科班出身,19岁去到陕西省古典艺术团,直到23岁来到广东省舞蹈学校现代舞班才初识现代舞,也结识了恩师曹诚渊,成为中国第一批现代舞者。“当时我也不知道现代舞是什么,老师告诉你所有东西没有对错,打开身心限制。原来跳舞可以这样跳,可以在地下滚,很奇妙,有很多想像和自由的空间。”
这些生活过的城市在她的舞蹈生命中留下烙印。“少女的时候在家乡学舞蹈,像初恋,总是深刻。在香港累积了舞蹈经验,而且喜爱越来越浓厚,跳舞会让你感到满足快乐。”在香港,乔杨感受到剧场与舞蹈结合的特色,演活了《女书》《双城记─上海·香港·张爱玲》等作品。乔杨一直在舞蹈中扮演其他的许多角色,这是她第一次属于自己。“《双城记》在我的舞蹈生涯中是个转折点,加入大段文学旁白,丰富了我的表演,这次的舞蹈中也会出现。”
携手演绎亚洲舞蹈不老传说
《乔杨55》集结了两岸艺术家协力共创,编舞家周书毅以乔杨的舞蹈历程为创作起点,致力于还原一个真实的“乔杨”。该作品还邀请到曾为云门舞集设计戏服的服装顾问林璟如、布景及灯光设计李智伟、音乐设计许敖山以及舞蹈影像导演黎宇文等进行跨媒体合作。
创作团队与乔杨经历400天的寻根之旅,联手奉献一台满载着回忆与人生思考的演出。周书毅与乔杨一同游历宝鸡,寻找当时生活的图景,重访乔杨最初接受舞蹈训练的地方,收集创作素材;更在她舞了20多年的香港,挖掘影响她舞蹈之路最深远的地方。
《乔杨55》将以一名舞者的时间史徐徐展开,透过乔杨的身体历程,穿越过去、现在与未来。乔杨说:“这次创作,实际上已经脱离了我个人,不是我的回顾展,而是一个舞者的故事。”这是一支以乔杨的舞蹈生涯为蓝本的舞者之舞,同时也体现着近30年来中国当代舞的发展。舞蹈通过肢体语言绽放,舞者的身体记忆、舞蹈经历也承载着一个舞种的发展轨迹。
“我来读一本书,叫做《乔杨》。”服装设计师林璟如感慨。“很少见到哪位舞者到了这个年龄还会留在舞台,乔杨是个特例。”林璟如暗下决心,要让观众看到乔杨,而不是随便一位舞者。“她在舞台上非常外放有力量,台下却内敛谦虚到超乎想像,所以要用刚硬的质地,做出温润的感觉。”
周书毅则形容这次创作是“一场35岁与55岁舞者的对话”。“这一次独舞是我们的相遇之作,也是我给予她的挑战,为了留下这舞者可贵的积累价值所在。她的历程像是现代舞蹈历史在亚洲的一部分足迹,这让我更好奇——我们(亚洲舞者身体)是如何舞蹈的,又为何而舞蹈?”
编辑:宣晶
责任编辑:邢晓芳
关键词:
质检
推荐